• <video id="0mdgw"><bdo id="0mdgw"><dl id="0mdgw"></dl></bdo></video>
    <u id="0mdgw"><track id="0mdgw"><ins id="0mdgw"></ins></track></u>
    <source id="0mdgw"><bdo id="0mdgw"><pre id="0mdgw"></pre></bdo></source>

  • 借勢聚力轉身 滿城風景正好 ——滿城區改革開放40周年發展紀實
    2018-12-03 14:22??來源:保定新聞網?作者:晨曦
    1
    聽新聞
    借勢聚力轉身 滿城風景正好 ——滿城區改革開放40周年發展紀實
    滿城漢墓景區未央廣場
     
    改革開放40年風云激蕩,滿城人民砥礪奮進,城區滄桑巨變,舊貌換新顏,環境美了,經濟活了,百姓幸福了……千年古縣華麗變身現代新區,成為改革開放大潮中一抹靚麗風景。
     
    “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,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引領主線。我們確定‘城市引領、創新驅動、生態優先’三大戰略,與高質量發展緊密統一、一脈相承。”滿城區委書記李廣義說。
     
    城市引領:
     
    做大做強做美城市 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
     
    “車子一進滿城城區,眼前先是一亮:馬路寬闊平坦,干凈整潔,路邊壇池月季花紅朵朵,兩側綠樹成蔭,高低錯落有序,形成條條綠帶彩廊……”今年中秋節,滿城區謁山村高楊時隔6年后回到故鄉,在《綠樹紅花香滿城》中抒寫故鄉的美麗變化,引起強烈反響和共鳴。
     
    據《滿城縣志》(1997年版)記載,改革開放初期,滿城縣城人口2萬余人;到1985年,滿城城區硬化道路只有中山路和玉川路,分別長1163米和841米……如今,滿城城區規劃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,建成區面積9平方公里,城區常住人口增加到9萬人;建成“九橫十二縱”的城區路網體系,城區道路和環城路通車總里程63公里……一個集鎮式的小縣城華麗變身為一座活力之城、宜居之城、智慧之城。
     
    2015年5月,滿城撤縣設區,融入大保定發展框架。該區黨委政府牢固樹立“城市”理念,加快打造以中心城區為龍頭,以特色小鎮為依托,以綠廊彩道為骨架的“眾星拱月”式現代田園城市。
     
    今年,滿城區全面對接雄安新區規劃,高質量啟動新一輪城鄉規劃修編,大力實施“南延北擴西進”戰略,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城區、南部裝備新城、北部產業新城、西北部生態小鎮“四大版塊”建設,力促城市擴容升級。
     
    全力推進城市路網攻堅,完成復興路西延及再西延、滿于西線改造、宏昌大街南延等道路建設,使大交通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強大引擎。以打造城市休閑度假花園為目標,新建成占地245畝的復興公園,改造提升漢墓景區環境,高標準、大手筆建設綜合功能性環城公園,推進綠化美化攻堅。
     
    同時,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,使用好數字化城管平臺,強力推進“雙違”和“一區三邊”專項整治。持續實施深度清潔、全天保潔、全面整治,精細化解決好城市環境衛生,堅決取締馬路市場、外溢市場,啟動批發市場退市進郊。深入實施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,積極創建文明城區,真正把滿城建設成為一座聞者向往、游者依戀、居者自豪的美麗之城。
     
    創新驅動:
     
   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現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“兩翼齊飛”
     
    今年4月18日至20日,第25屆生活用紙國際科技展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,來自五洲四海的業內精英共赴年度行業盛會。滿城區35家紙品企業“抱團”亮相,占到了整個展會衛品類的三分之一,并以優良的品質、鮮明的特色、齊全的上下游產品吸引國內外商家和客戶。滿城區傳統產業向高端化、國際化發展勢頭強勁。
     
    5月21日,保定市2018年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滿城區舉行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、市有關部門及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共計700余人,在該區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工廠現場參加集中開工儀式。滿城區爭當京津冀協同發展排頭兵,項目園區為滿城經濟帶來蓬勃生機。
     
    滿城區傳統紙制品產業的成長正是沿著改革開放之路破浪前行,書寫了民營經濟在滿城發展史上一個個里程碑。
     
    從1977年至1996年,由一個三村聯合建立的小型造紙廠發展到167家造紙企業,紙品銷往全國各地,成為改革開放區域經濟發展典范;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,滿城政府嚴格按照環保標準拆除不合格企業113家,驗收生產企業54家,并在全省首創“一廠一管、集中監測”的管理模式,用科學化、規范化、法制化軌道促使造紙企業環保升級。
     
    從此,滿城造紙產業走向轉型升級綠色發展之路。2015年,滿城區建成總規劃面積18.29平方公里的京津冀生活用紙科技創新產業園,打造集商務辦公、科技研發、倉儲物流、質量檢驗于一體的生活用紙產業聚集區,并被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授予“華北生活用紙產業基地”榮譽稱號。
     
    目前,滿城區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生活用紙產區,年產量120萬噸,占全國總產量的16.5%。2017年實現產值44.11億元,預計到2020年達到72.8億元。
     
    堅持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“兩翼齊飛”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潮中,滿城區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加速向外疏解的新趨勢,全面對接北京、借勢雄安,努力形成“京津疏解、滿城承接”“雄安引領、滿城支撐”的跨區域協調發展模式。
     
    以河北滿城經濟開發區、軌道交通產業園、京津冀生活用紙科技創新產業園、滿城新興產業園、漕河科技創新示范園“一區四園”為承接平臺,按照“產業協同、利益共享、優勢互補、互利共贏”原則,精準承接京津技術轉移、成果轉化和產業外溢,主動承接高端優質資源要素向滿城聚集,將開發區打造成為經濟發展的“頂梁柱”。
     
    據滿城區區長程杰介紹,目前滿城區與清華大學、中國紡織院合作創建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,吸引6家全國500強企業投資創業。以百度Apollo無人駕駛技術、賽為智能為龍頭的人工智能產業迅速崛起,以九孚生化、華源泰盟、邦泰氨綸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加速形成,雨森紙業、安達電力成功在新三板上市……2017年,全區地區生產總值、全部財政收入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到118億元、11.3億元、5.9億元。
     
    生態優先:
     
    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 山水優勢變成發展強勢
     
    今年“十一”小長假,滿城區借勢保定市第二屆旅發大會,各景區以嶄新面貌和優質服務喜迎賓朋,黃金周游客總數達70萬人次,全域旅游再創歷史新高。
     
    滿城山區約占全區總面積的54%,改革開放初期,受交通、水利等限制,西北部山區經濟發展滯后曾是制約整體發展的重要瓶頸。40年后,山區變劣勢為優勢,走出一條綠色生態和經濟增長的雙贏之路。
     
    如今,柿子溝原生態旅游區、秀蘭文化小鎮、高士生態水鎮等山水項目成為滿城旅游品牌;萬畝草莓基地、萬畝葡萄園區、萬畝鮮桃之鄉等特色農業成為滿城生態亮點。作為五區中唯一的山水之城,距離保定市最近的休閑旅游地,滿城區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強勢,成為京津冀和保定市民尋夢鄉愁、休閑健身首選地。
     
    作為第二屆保定市旅發大會主會場,該區今年投資36億元建成旅發大會觀摩項目閉合環線近120公里,線上共打造景觀節點32個、騎行驛站8座、觀景平臺6處,一條優美的線型景區、綠色走廊成為保西最美風景觀光大道。
     
    堅持發展鄉村旅游與農民增收相結合,滿城區總投資20億元,打造提升秀蘭文化小鎮、神湖四季溫泉小鎮、柿子溝原生態旅游區等山區旅游項目。隨著新業態旅游不斷擴大,餐飲、住宿等旅游接待能力持續增強,滿城旅游行業新增就業崗位5000余個,各景區輻射帶動周邊林果業、特色農產品產銷兩旺,旅游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。
     
    一村一品領航,全域旅游助力。按照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園區建設和產業化經營協調聯動”的總體思路,有著中國草莓之鄉、中國磨盤柿之鄉的滿城區,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,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。
     
    于家莊鄉萬畝草莓基地、南韓村鎮萬畝葡萄基地、神星鎮紅崗山桃基地產業化發展之路越走越寬;滿城磨盤柿、坨南鮮桃、白龍杏、高士莊李子、龍居高山蘋果等特色農產品遠近聞名;草莓文化節、坨南桃花節、金秋紅葉柿子節等旅游活動吸引八方游客……
     
    新時代,新氣象,新作為。滿城區生態效益凸顯,經濟活力四射,一幅“宜居樂業新區、厚德尚美滿城”的大美畫卷絢麗多彩。
    標簽:
    責任編輯:清風徐來
   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